map

粗略的讲,Go 语言中 map 采用的是哈希查找表, 由一个 key 通过哈希函数得到哈希值, 64 位系统中就生成一个 64 bit 的哈希值, 由这个哈希值将 key 对应到不同的桶(bucket)中, 当有多个哈希映射到相同的的桶中时,使用链表解决哈希冲突。

哈希表 #

hash 函数 #

首先要知道的就是 map 中哈希函数的作用,go 中 map 使用 hash 作查找, 就是将 key 作哈希运算,得到一个哈希值,根据哈希值确定 key-value 落在哪个 bucket 的哪个 cell。 golang 使用的 hash 算法和 CPU 有关,如果 CPU 支持 aes,那么使用 aes hash,否则使用 memhash。

数据结构 #

hmap 可以理解为 header of map 的缩写,即 map 数据结构的入口。

type hmap struct {
	// map 中的元素个数,必须放在 struct 的第一个位置,因为 内置的 len 函数会从这里读取
	count     int 
	// map 状态标识,比如是否在被写或者迁移等,因为 map 不是线程安全的所以操作时需要判断 flags
	flags     uint8
	// log_2 of buckets (最多可以放 loadFactor * 2^B 个元素即 6.5*2^B,再多就要 hashGrow 了)
	B         uint8  
	// overflow 的 bucket 的近似数
	noverflow uint16 
	// hash seed,随机哈希种子可以防止哈希碰撞攻击
	hash0     uint32
	// 存储数据的 buckets 数组的指针, 大小 2^B,如果 count == 0 的话,可能是 nil
	buckets    unsafe.Pointer
	// 一半大小的之前的 bucket 数组,只有在 growing 过程中是非 nil
	oldbuckets unsafe.Pointer
	// 扩容进度标志,小于此地址的 buckets 已迁移完成。
	nevacuate  uintptr
	// 可以减少 GC 扫描,当 key 和 value 都可以 inline 的时候,就会用这个字段
	extra *mapextra // optional fields
}

mapextra 来存储 key 和 value 都不是指针类型的 map,并且大小都小于 128 字节,这样可以避免 GC 扫描整个 map。

type mapextra struct {
    // 如果 key 和 value 都不包含指针,并且可以被 inline(<=128 字节)
    // 使用 extra 来存储 overflow bucket,这样可以避免 GC 扫描整个 map
    // 然而 bmap.overflow 也是个指针。这时候我们只能把这些 overflow 的指针
    // 都放在 hmap.extra.overflow 和 hmap.extra.oldoverflow 中了
    // overflow 包含的是 hmap.buckets 的 overflow 的 bucket
    // oldoverflow 包含扩容时的 hmap.oldbuckets 的 overflow 的 bucket
    overflow       *[]*bmap
    oldoverflow    *[]*bmap

    // 指向空闲的 overflow bucket 的指针
    nextOverflow *bmap
}

bmap 可以理解为 buckets of map 的缩写,它就是 map 中 bucket 的本体,即存 key 和 value 数据的“桶”。

type bmap struct {
    // tophash 是 hash 值的高 8 位
    tophash [bucketCnt]uint8
    // 以下字段没有显示定义在 bmap,但是编译时编译器会自动添加
    // keys              // 每个桶最多可以装 8 个 key
    // values            // 8 个 key 分别有 8 个 value 一一对应
    // overflow pointer  // 发生哈希碰撞之后创建的 overflow bucket
}

根据哈希函数将 key 生成一个哈希值,其中低位哈希用来判断桶位置,高位哈希用来确定在桶中哪个 cell。 低位哈希就是哈希值的低 B 位,hmap 结构体中的 B,比如 B 为 5,2^5=32, 即该 map 有 32 个桶,只需要取哈希值的低 5 位就可以确定当前 key-value 落在哪个桶 (bucket) 中; 高位哈希即 tophash,是指哈希值的高 8 bits,根据 tophash 来确定 key 在桶中的位置。 每个桶可以存储 8 对 key-value,存储结构不是 key/value/key/value…,而是 key/key..value/value, 这样可以避免字节对齐时的 padding,节省内存空间。

当不同的 key 根据哈希得到的 tophash 和低位 hash 都一样,发生哈希碰撞,这个时候就体现 overflow pointer 字段的作用了。 桶溢出时,就需要把 key-value 对存储在 overflow bucket(溢出桶),overflow pointer 就是指向 overflow bucket 的指针。 如果 overflow bucket 也溢出了呢?那就再给 overflow bucket 新建一个 overflow bucket,用指针串起来就形成了链式结构, map 本身有 2^B 个 bucket,只有当发生哈希碰撞后才会在 bucket 后链式增加 overflow bucket

内存布局 #

memory-layout-of-map.png

扩容 #

  1. 装填因子是否大于 6.5

    装填因子 = 元素个数/桶个数,大于 6.5 时,说明桶快要装满,需要扩容

  2. overflow bucket 是否太多

    ​当 bucket 的数量 < 2^15,但 overflow bucket 的数量大于桶数量 ​当 bucket 的数量 >= 2^15,但 overflow bucket 的数量大于 2^15

双倍扩容:装载因子多大,直接翻倍,B+1;扩容也不是申请一块内存,立马开始拷贝,每一次访问旧的 buckets 时,就迁移一部分,直到完成,旧 bucket 被 GC 回收。

等量扩容:重新排列,极端情况下,重新排列也解决不了,map 成了链表,性能大大降低,此时哈希种子 hash0 的设置,可以降低此类极端场景的发生。

查找 #

  1. 根据 key 计算出哈希值
  2. 根据哈希值低位确定所在 bucket
  3. 根据哈希值高 8 位确定在 bucket 中的存储位置
  4. 当前 bucket 未找到则查找对应的 overflow bucket
  5. 对应位置有数据则对比完整的哈希值,确定是否是要查找的数据
  6. 如果当前处于 map 进行了扩容,处于数据搬移状态,则优先从 oldbuckets 查找。

插入 #

  1. 根据 key 计算出哈希值
  2. 根据哈希值低位确定所在 bucket
  3. 根据哈希值高 8 位确定在 bucket 中的存储位置
  4. 查找该 key 是否存在,已存在则更新,不存在则插入

map 无序 #

map 的本质是散列表,而 map 的增长扩容会导致重新进行散列,这就可能使 map 的遍历结果在扩容前后变得不可靠, Go 设计者为了让大家不依赖遍历的顺序,故意在实现 map 遍历时加入了随机数, 让每次遍历的起点–即起始 bucket 的位置不一样,即不让遍历都从 bucket0 开始, 所以即使未扩容时我们遍历出来的 map 也总是无序的。

参考资料 #